新疆網訊(記者蘇軍亞報道)9月18日,首屆“巴黎氣候協定下紡織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烏魯木齊論壇”開幕,近400名海內外頂尖紡織行業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以及品牌商代表齊聚烏魯木齊,圍繞“綠色循環、智能制造、共紡未來”主題,共同探討紡織工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助力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和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
本次論壇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江蘇金·N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N集團)、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共同承辦。
竞博JBO 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氣候大會達成《巴黎氣候協定》,確定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的幅度控制在兩攝氏度以內。紡織工業是中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行業,同樣面臨著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的巨大挑戰,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2015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為紡織工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本次論壇將著重關注紡織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圍繞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發展循環經濟、紡織可持續發展、纖維再生技術、智能制造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交流。論壇的召開對于新疆發揮地區優勢,引領中國紡織行業的綠色轉型升級具有深遠意義。
論壇開幕式上,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衛致辭表示,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確定把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作為富疆、興疆、穩疆的重要戰略舉措之一。目前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政策支持前所未有、發展態勢前所未有、發展機遇前所未有,新疆已經成為全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投資熱土,正在從政策的洼地向產業集聚的高地邁進。根據自治區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十年規劃,到2023年,新疆將建設成為國內最大的棉紡生產基地,西北地區最大的服裝出口加工基地,同時發揮后發優勢,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把新疆建設成為國內智能產業紡織中心,把烏魯木齊建設成為中亞時尚之都。希望各位嘉賓充分利用新疆紡織服裝發展的歷史機遇,促進雙方合作與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表示,紡織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要適應巴黎協定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和要求,順應國內氣候治理政策、技術、市場變革,盡快走出一條低碳、綠色和循環發展的轉型升級之路。新疆現已成為我國紡織工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區域,要把紡織工業走上規范化、綠色發展的任務和路線,貫徹落實到新疆紡織行業的建設和發展之中,把新疆紡織產業建成綠色生態產業,為新疆經濟和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自治區黨委常委、烏昌黨委書記、市委書記李學軍在開幕式致辭中介紹了烏魯木齊市的區位優勢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表示,作為全疆唯一的特大型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重要節點,烏魯木齊市堅決貫徹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積極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和紡織服裝產業大發展歷史機遇,充分發揮地緣優勢、產業優勢、營商環境優勢,加快傳統紡織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全力建設好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等重點項目,努力推動紡織服裝產業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
在開幕式主旨演講階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蒲長城、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中國區首席代表Claudia Barkowsky、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梁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趙凱、金·N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潘雪平分別發表演講。蒲長城表示,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也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只有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才能實現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孫瑞哲認為,“十三五”規劃強調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對我國紡織行業提出了新要求,紡織行業應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綠色制造水平,從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真正實現紡織行業的生態文明建設。
當日下午舉行的分論壇上,來自H&M中國區、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中國區、澳大利亞未來纖維研究創新中心、卓郎集團、得樂針織亞洲區、溢達集團特紡廠等紡織行業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以及品牌商代表,分別圍繞綠色循環、智能制造作論壇發言,并展開專題討論,分享獨到見解和創新理念。
此次論壇除了思想火花的碰撞,還收獲了務實合作的成果。金·N集團和國開行新疆分行簽署了總額200億綜合授信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金·N集團的產業優勢和國家開發銀行投融資優勢,深化產融結合。金·N集團計劃在南北疆投資400億元打造“一中心三園區”,將帶動當地5萬人就業。
為期兩天的論壇期間,與會嘉賓還前往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參觀金·N集團旗下的利泰庫爾勒綠色生態紗線示范園。
竞博JBO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韓國纖維產業聯合會、烏茲別克斯坦輕工業部相關負責人,以及自治區經信委、紡辦負責人,紡織和紡織機械行業企業代表參加論壇。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薛斌主持論壇開幕式。